您好,欢迎来到西藏金葵花官网!
热线电话: 010-65289989

“资管新规”落地临近 |【行业】观察

新闻中心

“资管新规”落地临近 |【行业】观察

2月5日晚,有消息称,市场期待已久的资产管理业务新规发布进入倒计时,争取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发布。

 

同时透露,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有不少修改,主要是让新规更严谨更有操作性,但大原则不会放松,例如打破刚兑、实行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等内容。而此前市场争议的“新老划断”的过渡期是否会延长,上述接近监管人士透露,“应该会有适当延长,但核心不是延长多少时间的问题,而是如何将表外业务回归表内,变相的账外经营不能再继续了。”

 

2017年11月17日,央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16日。

 

29条指导意见中囊括了抑制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打破刚性兑付、控制资管产品的杠杆水平等细则,其总体思路是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做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尽管在征求意见期间,有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征求意见稿中的部分条款提出异议,但监管层的态度非常坚定,曾明确表示,“整治乱象,坚定不移。”

 

虽然截至目前资管新规的最终版本尚未出台,但可以肯定的是,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各类资管产品使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产品净值计提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时。而净值计提方法的转变带来的风险暴露的显著抬升势必会对存量理财产品的赎回带来不小的压力,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也必将面临转型。此外,从大环境来讲,对于资产管理行业的严格监管恰恰是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政策框架组合的一个具化表征,随着M2增速的进一步走低,以及全球货币政策趋紧带来的外部流动性支持收缩,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也难以独善其身,存量规模下降的大趋势也倒逼商业银行开启相关业务的转型。

 

不管是为了稳住存量客户,还是开拓新市场,资产管理业务都有着向个性化财富管理过渡的必要。尤其是在刚性兑付打破之际,对于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其资产结构的变化虽然有可能使得大量表外理财转入表内,虽然资金依然停留在银行体系内部,但是相应的业务成本收益比也将变得不经济,而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在理财的风险收益配比关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后也将有可能转向权益、房地产乃至海外资产配置之中。因此,从稳住业务存量的角度来讲,定制化服务,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尤为必要,而从开发增量的角度来讲,降低资产管理业务准入门槛,使大量低净值客户群体享受到普惠金融的福利,也是未来资管行业危局可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