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引发美股闪崩的就业数据,本月却使美国三大股市大涨近2%。
3月9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2月新增非农就业31.1万人,明显好于前值(由20万上修至23.9万),且大幅超出20.5万的市场预期;劳动参与率大幅提升至63%,而失业率持平于4.1%的低位,这也是就业市场强劲的另一个表现。
“2月的平均时薪环比增0.1%,同比增2.6%,不仅较1月份的0.3%和2.8%均明显回落,也是低于市场预期的。这显示未来通胀压力还没这么大,可以缓解短期市场对通胀和货币政策从紧的担忧。”中金公司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解释称。
多位美股交易员表示,目前美股基本化解了此前“下降旗形”的压力形态,短期内闪崩的可能性不大,相比起传统行业,近期科技股也再度成为“香饽饽”。
然而,比起估值高企的美股,在全球经济扩张下,2018年许多机构仍更为看好亚太市场。“美国引发的贸易摩擦可能导致新兴市场波动性加剧,但除了墨西哥外,长期影响不大,今年最为看涨中国、韩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股市前景,结构性改革、企业盈利复苏是主要动力。”荷宝高级基金经理菲德丽称。
对货币紧缩已经麻木的市场终于在今年2月2日意识到这次不是“狼来了”——当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工资增长已加速,1月薪资同比增长2.9%。于是在经历了长久的平静后,剧烈波动重回市场,长时间位于10以下的“恐慌指数”VIX一度飙升至50的高点,导致无数做空VIX的机构爆仓,这轮回调也将税改成功以来的涨幅一并抹去。
不过,一个月来美股慢慢收复失地,目前距离闪崩前高点仅一步之遥,3月公布的最新非农就业报告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就业情况很好,经济很好,但薪资没那么好,那么美联储就不会太着急紧缩。毕竟2月的数据存在特殊情况,即圣诞假期前后薪资普遍上升,税改导致企业一次性增发奖金,也推升了1月的薪资增速。
此次数据显示,2月份的平均时薪环比增0.1%,同比2.6%,较1月份的0.3%和2.8%均明显回落。刘刚认为,此前1月工资增速的异常上行以及2月的回落与以下一些等结构性因素有直接关系:1月主要公司在税改之后纷纷宣布派发奖金;2月低工资水平的行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劳动参与率的提升也集中在高中以下低学历人群,因此薪资提升的空间也有限。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市场上涨,从周五当天明显回落的2年和5年期通胀预期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就美股未来的发展,此前曾有交易员表示,需要小心欧美股市技术面出现的“下降旗形”以及其引发二度闪崩的可能,不过,如今技术面的压力似乎已经缓解,未来盈利仍然是支持美股的关键。
中金公司就认为,市场从前期的动荡已有所修复的背景下,对于美股市场依然维持基本面上行+估值向下的判断,美股市场的前景将取决于盈利增长幅度,但也并非没有空间。
一方面,虽然美股估值高企,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泡沫。就连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近期都表示,“我还不认为全球股市处于泡沫期,哪怕是估值高企的美股。因为泡沫期会有很多债务融资行为,而且即使现在市盈率高企,但跟历史平均利率水平相比,当前利率仍处于低位,利率低,估值自然就会扩张。”
此外,高盈利增速也是牛市的支撑。纽约美提斯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董伟琴表示,2018年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美国企业盈利的增长是15.2%,这是2011年第三季度(16.8%)以来的最高增幅。此外,由于税改的影响,分析师提高了2018年标普500指数每股盈利的预测,幅度为7.0%,即从147.22美元到157.57美元。“这是自从FactSet在1996年开始追踪这些数据以来,全年每股盈利预测的最大增幅。”她称。
不过,未来这种盈利状况能否持续就成了考验美股牛市的最大挑战。阿尔杰投资管理基金经理张韵对记者表示,“目前阶段,盈利超预期的公司股价可能不会大涨,但盈利不及预期的公司股价会受到市场更严厉的‘惩罚’。”
资深宏观交易员袁玉玮则表示,目前看多科技股、看空传统板块,未来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指数可能拥有更大的上行动能。
对于资产全球配置的机构而言,2018年的重仓市场不再是美国,而是亚太市场。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全球经济扩张持续、美联储加息不会大幅超出预期,这是最为利好新兴市场的宏观环境。荷宝、贝莱德等外资机构今年也将亚太市场作为布局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从估值水平来看,包括亚太市场的新兴市场处于有利地位。此外,机构普遍看好港股的表现,并认为去杠杆、严监管长期有利于A股发展。今年6月1日,A股也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多家外资机构对记者表示,其实多年前就开始长期布局A股市场,纳入前的“抢筹”可能不会太明显,但对市场情绪的提振较强,部分被动资金将流入。
针对最新针对银行推出的拨备新规以及即将正式推出的资管新规,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周文群表示,中国银行业其实也在面临一场“供给侧改革”,资管新规整体来说对银行和大金融板块的透明度有很大提升,“差异化的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的新规定更加利好拨备充足、坏账计提充分的银行。对银行的流动性和利润率都有正面的影响。但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资产表外转表内的压力增加,对资本金需求增加。坏账压力也可能进一步上升。此新规会提供有效的安全垫,防范系统性风险。”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