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投资人:
您们好!
因配合北京疫情防控需要,我司全体员工于5月9日至5月13日居家办公。在此期间,客服电话暂停接听,如您有相关问题,可发邮件至xzjkhzb@gsfcap.com,我司将尽快回复,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此致
金葵花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西藏金葵花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22年5月8日
新闻中心

26
2022/04
尊敬的投资人:
您们好!
因配合北京疫情防控需要,我司全体员工于4月27日至4月29日居家办公。在此期间,客服电话暂停接听,如您有相关问题,可发邮件至xzjkhzb@gsfcap.com,我司将尽快回复,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此致
金葵花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西藏金葵花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022年4月26日

15
2022/04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我们认为降准短期内或将落地,同时不排除“双降”的可能。除了货币财政外,我们还将对近期市场关切的经济基本面、房地产、中美利差和通胀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
如何看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走向
本次国常会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参考以往经验,我们认为降准很有可能在近期落地,明后两天中国人民银行或将宣布降准安排,同时不排除降息可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仍存。一方面是内外部不确定性都增强,需要货币政策主动应对;另一方面是宽信用和降成本仍将是年内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目标,预计操作排序是降准-存款利率改革和调整-降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赤字率和赤字规模下降但财政刺激力度不减。金融机构上缴利润,减税和增支同步,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加,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显现。基建发力在路上,水利、电力投资是亮点,交通、城市管网建设有望提速。
如何看待疫情冲击下经济增长和宽信用进程
新一轮疫情成为影响GDP的主要变量,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仅次于2020年一二季度。本轮疫情对东南沿海的经济重镇冲击较大。3-4月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省及直辖市在全国GDP中的比重超过40%。对一季度GDP的拖累或在1个百分点左右,更大的挑战是二季度,取决于何时能够大致“清零”。展望全年经济,GDP增速预计在“5.5%左右”,略微偏“左”也可接受,需要正视超预期的疫情冲击和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果断应对。
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发展
今年春节过后,因城施策的需求端松绑陆续涌现,二季度商品房销售或将见底回升,但反弹的幅度或将明显弱于过去几轮。全年地产投资或许都是磨底的过程,这一轮地产投资反弹的难度更大,幅度会更小。但地产股投资机会仍存,地产债市场已经开始修复, 2022年以来,债券违约与展期对境内房企债券利差产生的冲击已大为缓和,当前地产债券正处于筑底阶段。
如何看待中美利差和汇率
此次中美利差倒挂是中美经济周期、通胀周期产生较大分化的必然结果。预计中美利差缩窄趋势将持续,中美利差倒挂或将持续一段时间。中美利差并非主导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扰动更多停留于情绪层面,中美利差倒挂可能引发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未来稳定人民币预期仍是关键。中美利差收窄甚至阶段性倒挂并不会成为宏观政策的掣肘,接受短期的利差倒挂,抓紧窗口期持续发力以换取未来经济的平稳增长和资本流动的稳定更加重要。
如何看待国内和全球通胀
“猪油共振”预计推动通胀读数,但全年超过通胀目标风险不大。俄乌冲突带来海外通胀风险,尤其是欧洲国家能源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仍然存在较大压力。对国内而言,国际油价高位存在输入性通胀风险,但是不改PPI同比下行趋势;我国农产品自给率较高,国际农产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较小;“猪油共振”预计推动通胀读数,但全年CPI同比超过3%通胀目标风险不大。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股票:权益资产所面临多重的压力逐渐缓解,市场企稳在即。企稳后,预计基本面的缓步改善将驱动权益市场行情,当下的“磨底”阶段正是布局的良好时机。
债券: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的必要和空间,预计2.85%仍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顶部。美联储宣布加息后,中美利差已经出现倒挂,但预计倒挂并不会改变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趋势。
商品:疫情缓解后,螺纹钢等黑色金属可能存在做多机会,而通胀和国际制裁造成的避险情绪可能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风险因素:
国内疫情不确定性上升,房企信用风险扩散,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调控力度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12
2022/04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概念近期在多份重要文件中被提及。
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意见》明确,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概念不是刚刚提出的,这项政策是国家的中长期规划。
他认为,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和整体市场的优势,强大、统一的市场是中国最大的“王牌”。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国内市场的潜力,一方面以我们自身的优势和确定性,为抵御外部不确定性提供很好的支撑;另一方面,把国内大市场在“双循环”中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疫情过后,当新的经济全球化来临,能够起到一个非常大的磁石般的“吸铁”作用,保持和增强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
超大规模市场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但大而不强
新京报:如何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概念?此次《意见》你认为有哪些亮点?
魏建国: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大市场。
此次《意见》提出了“五个一”。包括落实“全国一张清单”;建成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体系;一个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一个协调机制: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另外还有一个平台,即研究明确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纳入统一平台体系的标准和方式。这也是首次创新地提出以市场化的方式来配置各类公共资源,推进公共资源全流程的电子化,来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区域壁垒。可以说这是一个大胆创新,从产业链到供应链再到服务链的全流程电子化,也是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之一。
新京报:“全国统一大市场”近期已经在多份重要文件中出现。在当前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何深远意义?
魏建国: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和整体市场的优势,但这个超大市场的规模效应以及影响力、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可以说非常及时。
为什么在当前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很多地方政府对“三个关系”没有认识到位。首先是大市场和强市场的关系。我们的市场很大,但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资源的配置偏不足;资金周转速度不够快;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市场还是小而全的自我循环。
其次是大市场和各省市地区小市场的关系,即统一大市场的“统一性”与区域性的关系。《意见》明确,统一大市场的统一,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第三就是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畅通的关系。要把国内大市场在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让需求更好地引领优化供给,让供给更好地服务扩大需求。
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新京报: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也是《意见》受到关注的一个亮点。目前我国的市场存在哪些问题?落实“全国一张清单”会起到什么作用?
魏建国: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构建了中央统筹、各地因地制宜的竞争性地域发展框架,有效地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形成了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条块分割的市场局面。在各地省、市、县市场中,各种隐性市场壁垒和准入门槛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国内大循环的效力发挥。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是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一招。
我认为当前还存在“三个化”:一是“碎片化”,各省市提出的市场准入制度,虽然都符合标准,但碎片化严重,互认互通存在障碍;二是地方保护主义较为突出,存在地方“分割化”;三是准入的负面清单没有公开化,突出表现在对外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不平等对待。
因此,《意见》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新京报:落实“全国一张清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魏建国:由于地方保护、市场分割行为与地方的税收、经营有直接关系,牵扯到一些利益,所以“全国一张清单”在执行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受到一些阻力,这方面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但“全国一张清单”如果能严格落实,对整个全国大市场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能起到“化零为整”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内不同地区,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影响最深的是要素资源,最为典型的就是法人、自然人等在国内的自由流通。比如企业在什么地方注册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税收,所以都有着明显的地域标签。企业要跨地域运营,是以子公司还是分公司的形式进行,在各地享受的待遇和所支付的成本并不相同。
再比如劳动力的流动,受到户籍制度、社保福利和教育医疗属地化等因素影响,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迁徙成本很高。要调动劳动力要素的积极性,首先就要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行业、地域、城乡、性别歧视等市场分割的概念。
因此,要真正打破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形成高标准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就要从制度上刹住各地利用负面清单来设置隐性地方保护标准之风;还需要从财税、社保福利、教育卫生和户籍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清除潜在的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因素。
发挥“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的叠加效应
新京报:《意见》一大亮点是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其中就包括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和数据市场、能源市场和生态环境市场。你认为我国目前要素市场化发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
魏建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让市场要素实行更好的配置和更好的流动,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但我们的要素市场化流动还存在三个短板:首先是生产要素很好,但没有在全国的市场范围搅动起来。比如,深圳缺地,靠近深圳的广东其他城市有地;上海有钱,但邻近的安徽、江西就没钱。现在的搅动只是小范围的,比如在上海的浦东,再大一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其次,搅动的幅度还不大,创新还不强,速度还不快,带来的盈利不充分。
三是只是中国的生产要素还不够,要把全球的生产要素,也就是土地、资本、技术、人力还有高科技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个最佳的配置。这是未来我们能够抢抓机遇的关键所在。比如,特斯拉在上海建立工厂,不仅契合了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同时也符合当前国内整个的需求。它不仅带来了技术、设备和资金,同时还带动我们整个的人力、土地、就业等要素的流动。
新京报:你认为如何从完善市场机制出发,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
魏建国:一方面,地方政府领导政治站位要高,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加紧布局,不能以搞内循环为名,去做封闭市场、切割市场的事情,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需要在规则上打通无形的壁垒,才能更好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另一方面,要继续改革开放,最大限度地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加大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信用监管,真正营造一个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素市场的配置中,“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不能对立起来看待,要把两只手变为叠加效应,就能发挥1+1>2的效果,不仅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还能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优势。
新京报:当前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魏建国:首先要防止各地一哄而上,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要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贪大求洋。同时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
其次,要做好一体化监督。准入门槛降低的同时,管理要跟着上。在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方面,《意见》就提出“4个最”,即落实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这也是《意见》的一大亮点,即坚持破立并举,一手抓“立”,明确立规建制的目标任务;另一手抓“破”,打破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违反统一市场的做法。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文章来源:新京报

08
2022/04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展开密集摸底,地方发展改革委也陆续召开分析座谈会,研判一季度经济运行,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根据这些会议释放的信号,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受疫情以及外部因素等影响,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下一阶段,保持工业平稳增长、着力抓项目稳投资、扶企纾困等仍是重中之重。
起跑映照全程。一季度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对实现全年目标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一季度经济形势地方、专家及行业协会视频座谈会,就当前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建议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为进一步了解地方开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作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还召开了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江苏、浙江、山东等6省市发展改革委交流了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地方也陆续召开分析座谈会,研判一季度经济运行。3月29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认为,1至2月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但疫情多点散发、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对经济稳增长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严峻性。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抓实抓细二季度各项重点任务。
3月25日,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召开全省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会议指出,海南省经济工作开局良好,主要指标符合预期。但应看到,当前发展环境的复杂困难程度明显上升,叠加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质量性、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稳增长的压力持续增大。要力促第二季度经济平稳发展,为实现全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保持工业平稳增长、着力抓项目稳投资、扶企纾困助企发展……下一阶段,为稳定经济平稳运行,一系列重点工作已开展部署。
上述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强调,各地方要把保持工业平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多措并举稳定工业经济运行,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陕西强调,要着力抓工业达产达效,督促能源企业达产满产、多产多销,加快重大能化、新能源项目建设;着力抓项目稳投资,发挥好中央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资金下达使用,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海南指出,要坚持政策牵引,在扶企纾困、助企发展上发挥托底性和撬动性作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动力。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我国制造业韧性较强,多国经济恢复常态化对外需仍有持续推动作用,同时稳增长政策效应正在落地之中。尽管3月受疫情反弹影响,一些数据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前两个月经济数据较好,预计一季度经济将运行在“稳增长”预期目标范围内。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